WHO裡規定的高齡者為65歲以上,而在今日的日本社會裡,每三個年輕人就要照顧一位65歲以上的高齡者,往後就是二個年輕人要照顧一位高齡者,再來就變成一個年輕人就要照顧一位高齡者了。雖然,現在許多期刊雜誌,都會如此「恐嚇」著讀者,或是年輕人,但是高齡化的照顧問題是已刻不容緩。

日本的戰後推出的六大福利法中,其中老人福利法(亦為今日日本照服法的核心)對老人的理念是兩種:一是日本有義務對奉獻一生的老人做義務照顧政策;二是老人的生活經驗對回饋社會來說是很珍貴的,故此提倡照顧以及尊重自主性生活的對應政策。而在1963年開始所謂的全民健保,與2000年介護法不同的是全民健保是拿人民的稅金來補,在這裡即產生健康與不健康的、年輕與不年輕的人的差別,因為那些健康的、老的人的醫療費全權由其他的國民買單。而介護法則是一半稅金由國家支出,一半由介護保險費用裡支出。但是在今日的日本,國家財稅因著高齡化的增加需支付的也越多,近年國家對於高齡者社會保險費已占55%,包括項年金、醫療費等。2000年以前,老人照顧由國家稅金來補助,2000年以後則是由個人與介護機構契約化做協定,但目前因著這契約化的改變,使老人多的地區產生付費高的困難,而無法解決。

在現在介護保險法裡,60-64歲老人與65歲以上老人的照顧費用算法不同,加上依收入更有不同的標準,但與台灣現在年輕人的疑問是一樣的,屆時現在正在支付保險費的我們這輩年輕人,可能無法適用今日的老人保險福利,而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介護保險的服務,有許多的照顧分類。以機構來說,那些沒錢的或者是家庭功能無法補足照顧的,例如像失智症高齡者照顧,是以「特別養護」機構來實行照顧,在日本有5500個點設立,又有40萬人使用,但是今年統計仍有42萬人通過國家條件認可,卻在等待入住機構。已近江特別養護機構來說,床位共有500人,卻有600人在外頭等待入住。有人說,那讓機構蓋多一點不就好了嗎?事實上,機構蓋得越多,金費負擔則越大。

現今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平均一個家庭有40萬月薪的收入,卻須80萬的生活費用,又平均有800萬的貸款。隨著日幣的升值(與希臘等國的國幣升值條件不一樣的),是受世界所期待的,原因是其負擔債用事全國國民共同負擔的,意即上頭揮灑的金費,是往下丟給年輕人的。

另外,現在日本轉向重視「居家照顧」服務,護士、醫生的「居家」照顧及看診,實際上的實行是很不理想的。老人的居家照顧團隊並無所謂的「照顧經歷」,這產生了年紀大須要照顧的老人與年輕的照顧者間一種世代的隔閡,代溝。舉實例來說,年輕的照顧者到獨居老人家做洗衣、清潔等工作,水龍頭打開就是讓水大量且不斷地往下流,這讓戰後省吃省水節儉慣的老人家,有多生氣。這是一種「行為的意識」,也代表的文化上的不同,諸如此類的讓年輕的介護人員、社工、護士在文化上的照顧行為有距離。對於這樣的世代的代溝如何培養年輕人對老人的尊敬與感恩的心呢?可以說的是,目前日本的高齡社會生活並不成熟,其因是生活經驗有落差,再來是現在的年輕人意甚麼有甚麼,如何去培養他們以老人的視野作照顧呢?

本來,動物並沒有小的動物照顧老的動物的規則,除了人類,而就是因為身為人類更應該要有這樣的心。韓國三年前開始了好人照顧保險法,中國大陸的高齡化速度遽增,21世紀的人如何面對這樣的高齡化呢?是值得思考的一件事情。

台灣的外勞引進其實也舒緩了照顧的問題,日本在四年前曾開放讓泰國、印尼、中國等作照顧人力的交流,卻在兩年前的改黨後,停止了這一項,原因是為保障國內人的工作權。現在,日本除了廚師、工地人員、按摩師之外,皆沒有辦法引進外籍勞工,理事長推估,在照顧人力這部分需要1500萬的人力才勉強能補足這人口不足的現象。

高齡者與年輕人間的代溝,需要教育。來不及的教育則透過文化的體驗來彌補,或說一種平台,有著同樣的話題、體驗產生相同的視野,但是這樣的體驗對於生於太平時代的年輕人來說,著實難體會。日本教育,所有除了公立大學之外的私立大學,有設有長照系以及社工系,但是這類學系的畢業生卻幾乎不在老人照顧的領域裡工作。另外,高中畢業學歷在日本是很難找到工作,每間學校都設有就業輔導,卻連輔導員也沒知覺意識提醒這些即將失業的高中畢業生去老人領域工作,這些現象實在可惜。 

 

ヤボ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